上一篇
政策傾斜:區域經濟再升級!保險搭順風車快速上岸
在今年的兩會結束後,針對部分人大代表對於科創板的提議,上交所表示將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
到底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
【深圳集運香港】
至今年7月22日,科創板完整運行將滿一年。從制度變革到效率變革,科創板的開局基本符合預期。
首先是公司價值得到了應有體現。目前共有105家企業掛牌上市,總市值超過1.5萬億元,其中包括市值超千億的金山辦公、中微公司,芯片龍頭瀾起科技、滬硅產業等明星企業,也包括了尚未盈利的生物醫藥公司澤璟生物、百奧泰,首家紅籌公司華潤微,首家同股不同權公司優刻得等。
其次是基礎制度改革得到了檢驗。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交易、退市各方面的制度改革,在將選擇權交給市場的過程中,通過制度約束推動市場形成誠信的均衡機制和博弈機制。目前已上市的105家企業,從受理到報會註冊平均用時121天,整體用時遠短於規則規定的6個月;發行價格中位數48倍,日均交易換手率從開市初期的3%-6%降至今年的1%-2%,初步展現了科創板對助力國民經濟轉型升級、加強資本要素市場與科創企業對接力度及廣度的應有風貌。
與此同時我們也深刻認識到,科創板才剛剛起步,在改革實踐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檢驗後,科創板應給企業提供更大的平台和創新的勇氣,激活連綿不絕的中國科創生產力。
實踐暴露問題也能解決問題。上交所將以問題為導向,從優化“資本供給”和“制度供給”入手推動下一步工作:
一、“資本供給”方面
上交所將構建更為高效的併購重組和再融資制度,針對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需求,做出市場化和便利性安排;
研究推出鼓勵吸引長期投資者的制度,為市場提供更多長期增量資金,穩定投資者預期、熨平股價過度波動帶來的市場損傷;
完善股份減持制度,平衡好大股東正常股份轉讓權利和其他投資者交易權利背後的利益需求,滿足創新資本退出需求和為股份減持引入增量資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東以非公開轉讓和配售方式減持股份實施細則》已結束公開徵求意見,正根據徵求意見抓緊推進規則落地和業務方案落實。
二、“制度供給”方面
上交所將制定更有針對性的信息披露政策,在更強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監管理念的同時,在量化指標、披露時點和披露方式等方面做出更有包容性的制度安排;
加大股權激勵制度的適應性,大幅提升科創公司對人才的吸引力;
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保證市場的流動性,從而保證價格發現功能的正常實現。
什麼是單次T+0?
所謂T+0交易,就是當日買入當日可以賣出,可以無限多次;而單次T+0是指當日買入當日可以賣出,但僅限一次。
其實,在A股的歷史上也曾實行過T+0交易。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了漲跌幅限制,並實行了T+0交易規則,深交所也於1993年11月跟進,實行了T+0交易規則。
但由於中國的股市剛推行不久,市場各項機制都不是很健全,漲跌幅限制和T+0推出後,引發了市場的投機盛行,市場波動劇烈。比如:上交所實行T+0當天,上證指數一小時內從842點漲到了1365點,當天指數收盤漲幅105%,創出A股指數單日漲幅記錄。
所以,到1995年1月兩個市場同時取消了“T+0”。至今,依然沒有恢復。
目前A股已經推出近四十年,各項制度也在不斷完善中,尤其今年推出的《新證券法》,不僅明確了A股市場IPO註冊制改革,也在其他制度上做了更多的修改,中國資本市場制度正在日趨完善。
隨着中國經濟逐漸成為全球市場的主導力量之一,中國資本市場也在推動進一步的開放。不管是是大家願意還是不願意,機構投資者的比重都在不斷增加,市場的投資氛圍也逐漸濃厚。加上,國際主要資本市場實行的都是T+0機制,A股市場或許也會在不久後恢復T+0交易機制。而這第一步就是科創板單次T+0。
解讀:T+0對投資者是否有利,還是個疑問,但最最受益的肯定是券商板塊和證券衍生的技術服務提供商!技術形態上看,很多的券商股跌跌不休,處長期低位,這次的T+0消息一出,炒作邏輯就已經奠定了,所以後期券商板塊會被反覆炒作!且看下週1資金怎麼做吧。
如果不知道怎麼選保險,歡迎點擊"免費獲取方案",行業專家會聯繫您為您解答關於保險的任何疑問,讓大家買到適合自己的保障~從此不愁保,沃保滿天下,讓我的專業成為你的翅膀!